招商热线:0557-3097699

耙耙柑——春天来相见

发布时间:2025-04-22

耙耙柑,学名“春见”,近年来凭借其易剥皮、高甜多汁的特质,成为水果市场的“顶流”。它不仅以“柑橘界的鱼子酱”之名俘获消费者味蕾,更因独特的情感疗愈价值被誉为“最善良的水果”。

一、品种起源与特性

耙耙柑源于日本静冈县果树试验场1979年的杂交实验,由清见橘橙与椪柑F-2432杂交育成,历时17年于1996年完成品种登记,命名为“春见”。其名称“耙耙柑”源自四川方言“软”(发音为“pā”),形容果皮质地柔软易剥的特性。

(1)外观:果形扁圆,表皮深橙色、光滑细腻,顶端平整无凸起,与丑橘(表皮粗糙、顶端鼓起)形成鲜明对比。

(2)口感:果肉脆嫩多汁,糖度可达14%以上,酸甜平衡,无籽无渣,果粒如“鱼籽”般晶莹饱满,入口即爆汁。

(3)便捷性:果皮与果肉自然分离,无需工具即可轻松剥开,食用体验极佳,适合快节奏生活人群。

二、营养价值与健康效益:甜蜜中的营养密码 耙耙柑富含维生素C(每100克约含50毫克)、膳食纤维及黄酮类化合物,具有抗氧化、增强免疫力等功效。其低热量特性(每100克不足50大卡)也使其成为健康饮食的优选。

(1)情绪疗愈:果肉中高糖分促进多巴胺分泌,清甜口感可缓解焦虑,被网友称为“心灵创可贴”。

(2)药用潜力:含柠檬烯等成分,研究显示可能具备抗炎、抗癌潜力,但糖尿病患者需适量食用。

三、核心产区与生态种植:四川蒲江的“黄金密码”

四川蒲江是耙耙柑的主产区,得益于年均温16℃、年日照3000小时以上的气候条件,果实糖分积累充分。当地推行“两个替代工程”——以有机肥替代化肥、绿色防控替代农药,确保果实通过298项农残检测,重金属零检出。2023年,蒲江耙耙柑出口量达532.76吨,同比增长957%,远销东南亚及印尼等地。

四、文化符号:从水果到情感载体

在川渝地区,耙耙柑因谐音“趴趴”(软萌)和“旺来”吉祥寓意,成为节庆馈赠佳品。社交媒体上,其“治愈系”特质被赋予情感价值,成为都市人缓解压力的象征。

参考资料:搜狐网、腾讯新闻、搜狗百科等。

宿州百大农产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

地址:安徽省宿州市经济开发区外环南路88号

电话:0557-3097166

关注我们

版权所有宿州百大农产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

技术支持:集团信息中心